霜霉病為害的蔬菜作物很多,如瓜類蔬菜的黃瓜、西葫蘆、南瓜和絲瓜等,綠葉蔬菜的菠菜、萵苣、茼蒿等,白菜類蔬菜的結球白菜、普通白菜、甘藍類蔬菜等。霜霉病有兩個發(fā)病高峰,第一個高峰在上半年,始發(fā)期在4月中下旬,并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為害最重;第二個高峰在下半年,始發(fā)于9月下旬,并于10~11月上中旬最為嚴重。苗期和成株期均能發(fā)病,并以成株期為主。受害部位主要是葉片。
1.發(fā)病癥狀
染病葉緣或葉背出現(xiàn)水漬狀病斑,隨著病斑擴大,出現(xiàn)多角形淡褐色或黃褐色的斑塊,濕度大時葉片出現(xiàn)灰黑色的霉層。就同一個植株而言,霜霉病是由下而上逐漸擴展的。
2.防治方法
①農(nóng)業(yè)防治加強苗期及成株期的田間管理,生長前期應控制澆水,如需澆水,應在上午進行,并及時通風換氣,降低棚內的空氣濕度。
合理增施有機肥和磷、鉀肥,并采取葉面追肥,定植噴施0.1%尿素和0.3%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水溶液。采用地膜覆蓋栽培。苗期應盡量少澆水,以降低保護地內空氣濕度。采用膜下溝灌,以降低棚內空氣濕度。選用透光率高、無滴效果好的塑料膜。
②生態(tài)防治即實行變溫處理,通過控制通風換氣的時間來控制溫濕度。上午棚溫控制在25~30℃,最高不超過33℃,濕度降到75%以下;下午溫度降到20~25℃,濕度70%左右;夜間溫度控制在20℃左右,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~13℃。
③藥劑防治發(fā)病初期,可選用72%霜脲腈·錳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,或69%烯酰嗎啉·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、50%氟嗎·錳鋅可濕性粉劑4~5克/畝、
68%精甲霜·錳鋅水分散粒劑或70%代森聯(lián)干懸浮劑100~120克/畝、10%氰霜唑懸浮劑50~60毫升/畝、18%百菌清·霜脲氰懸浮劑150~155毫升/畝等噴霧防治,藥劑應交替防治,每7~10天噴一次,連續(xù)2~3次。
此外,還可用72%霜脲氰·錳鋅可濕性粉劑600~750倍液,或68.75%氟吡菌胺·霜霉威(銀法利)懸浮劑800~1200倍液、72.2%霜霉威水劑650倍液、57%烯酰·丙森鋅可濕性粉劑18克/畝、18.7%吡唑醚菌酯·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25克/畝、25%雙炔酰菌胺懸浮劑15克/畝、20%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性粉劑300~400倍液等噴霧防治,效果較好。在霜霉病與白粉病混發(fā)時,可選用40%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加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噴霧。
保護地栽培,應盡量用煙劑熏蒸或者粉塵法防治,每畝用45%百菌清煙劑250克,分別均勻放在壟溝內,然后將棚密閉,點燃煙熏。
12316今日熱點
資訊內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