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要點
第一次用藥在3月中下旬,10日內平均溫度為8℃,花芽剛剛露白時,全園噴一遍5度石硫合劑,防治對象主要為梨木虱、二斑葉螨、康氏粉蚧、梨黃粉蚜、黑星病、輪紋病、銹病等。
第二次用藥在梨樹落花90%(4月下旬至5月上旬),可用藥劑為阿維菌素、啶蟲脒或其他相同功能的藥劑中的一種。防治對象主要為梨木虱、梨小食心蟲、康氏粉蚧、梨莖蜂、梨實蜂、葉螨和蚜蟲。
第三次用藥在梨幼果套袋前(5月底至6月初),10日內平均溫度為23℃。可用藥劑有吡蟲啉、除蟲菊酯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錳鋅或其他相同功能的藥劑。主要防治對象為梨木虱、梨小食心蟲、康氏粉蚧、梨二叉蚜、葉螨類等。
注意事項
梨樹的“一年用三次藥”防治技術,在以梨木虱、梨小食心蟲、康氏粉蚧和輪紋病、銹病等病蟲害的梨園,在正常年份一年中僅需3次用藥再結合其他物理和生物措施即可。對于病害較重的梨園,遇雨量較多年份,須隔10天再噴1~2次殺菌劑,以防止后期病害的發(fā)生。
梨樹采果后必須及時施好采后肥,加快樹勢恢復,促壯樹勢,促壯結果母枝,提高樹體營養(yǎng)水平,為明年開花結果奠基良好的基礎。
具體做法
梨樹采果后必須及時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落果和各種雜草,并集中園外深埋或燒毀,再施采后肥。以優(yōu)質有機肥巴和氮磷鉀完全肥為主,補充生物菌肥和磷鉀肥。五年生以上的樹或采果100斤以上的樹,每株施漚制腐熟的人畜禽糞50到60斤、氮磷鉀(15-15-15)硫酸鉀復合肥2到3斤、復合生物菌肥1斤到1斤半、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1斤半到2斤、硫酸鉀半斤到1斤。
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攪拌混合均勻,在樹冠下挖6~8條長80~100公分、寬30-40公分、深15~20公分的放射溝,把充分混合均勻的肥料均勻撒施在放射溝內,蓋土,把肥料全部覆蓋住即可。另外,在根部施肥的同時,還要進行根外追肥,從葉面補充各種養(yǎng)分,才有利于迅速復壯樹勢,促壯結果母枝。在梨樹采果后,必須每7~10天葉面噴灑1次0.1%硫酸鎂、0.1%硫酸鋅、0.2%尿素、0.3%磷酸二氫鉀、600倍氨基酸復合微肥混合液,連續(xù)噴灑3~5次,均勻噴濕樹冠內外所有的枝葉,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。
梨果采后注意事項
1.梨果采后15~20天內不能施用高濃度肥料。采后15~20天內為樹體元氣恢復期。在樹體元氣沒有恢復時,施用高濃度肥料導致樹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遭破壞,極易產生生理落葉。
2.梨果采后15~20天內在樹體元氣沒有恢復前,果園內不要化學除草,尤其不能用草甘磷噴雜草,雜草被草甘磷噴后,為了能活下來,就形成了梨草爭水的局勢;其次,雜草被草甘磷噴后枯死使梨園表土暴露于陽光下的面積增大,從而影響梨樹的水分吸收,造成生理失水而落葉。
3.梨果采收后15~20天內避開中午高溫時噴灑高濃度農藥,以免燙傷葉面。
4.梨果采后有條件的農戶可在梨樹下面用青草、青稻稈及其它秸稈等覆蓋。
5.梨果采后及時葉面噴施營養(yǎng)液,每隔10~15天噴1次,連續(xù)噴2~3次。
12316今日熱點
資訊內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